<ul id="mwkqk"><sup id="mwkqk"></sup></ul>
  • <ul id="mwkqk"></ul>
  • <cite id="mwkqk"><table id="mwkqk"></table></cite>
    <cite id="mwkqk"></cite>
    <ul id="mwkqk"><sup id="mwkqk"></sup></ul>
    <del id="mwkqk"><dfn id="mwkqk"></dfn></del>
    <fieldset id="mwkqk"><input id="mwkqk"></input></fieldset>
  • <tfoot id="mwkqk"></tfoot>
    磁混凝
    參數(shù)描述

    磁分離是一項應用很早的物理技術,其借助磁場力的作用,對導磁性不同的物質進行分離,最早應用于選礦業(yè)。20世紀60年代,前蘇聯(lián)利用磁聚凝法處理鋼廠除塵廢水,磁分離技術開始應用于水處理領域。 

    產品描述

    一、磁絮凝工藝簡介

    磁分離是一項應用很早的物理技術,其借助磁場力的作用,對導磁性不同的物質進行分離,最早應用于選礦業(yè)。20世紀60年代,前蘇聯(lián)利用磁聚凝法處理鋼廠除塵廢水,磁分離技術開始應用于水處理領域。 

    20世紀70-80年代,美國、日本開發(fā)了磁絮凝分離技術,該技術通過磁絮凝沉淀實現(xiàn)污染物的分離,相對于傳統(tǒng)的沉淀工藝大大加速了污染物分離的速度。該技術可實現(xiàn)對含非導磁性污染物水體的凈化處理。 

    磁絮凝分離技術作為新型高新水處理技術之一,近幾年來在國內外開始發(fā)展并廣泛應用在實際工程中。該技術具有高沉降性、占地面積小和處理效果優(yōu)良等特點。國內已將磁絮凝技術應用于鋼廠鐵磁性廢水的處理,近幾年,針對市政污水、含油廢水和其他工業(yè)廢水等非鐵磁性廢水的處理研究受到關注。我公司安裝調試了多個磁絮凝沉淀系統(tǒng),涉及工業(yè)廢水、黑臭水體治理等多個領域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二、磁絮凝工藝原理

   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(fā)展,人們對水處理構筑物的占地、處理效果都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。近年來絮凝劑、助凝劑在不斷更新,沉淀形式也從平流式沉淀池、豎流式沉淀池發(fā)展到斜管、斜板沉淀池等更為高效的形式。

    磁絮凝沉淀的核心:

    1、反應池投加PAC、PAM 的同時投加高比重的磁粉(比重5.2-5.3)。

    2、沉淀部分采用豎流沉淀池與高密度沉淀池相結合的形式:池型為豎流式沉淀池,池內設置斜管沉淀區(qū)、污泥回流等。

    3、高效的磁粉回收系統(tǒng)是磁絮凝沉淀系統(tǒng)運行的保證。

    磁絮凝沉淀工藝包括:

    階段:磁絮凝反應

    第二階段:固液分離

    第三階段:磁粉回收

    磁絮凝反應:使污染物質形成絮體并與磁粉進行結合,最終形成大而密實的磁絮團。

    含磁絮團的沉淀過程與普通絮凝過程大體相似,不同的是添加了高比重的磁粉后膠體顆粒與磁粉顆粒之間相互聚集,最后絮凝產生的絮團比重遠遠高于普通絮凝的絮團。因而沉降速度得到大幅提升。


     image.png       image.png

    固液分離:高速固液分離過程是依靠磁絮團自身的比重使得其能夠形成高達40m/h以上的靜沉速度,從而快速將污染物質從水體中分離出來。

    磁粉回收:磁絮團經過高速剪切機破碎后進入磁分離器中,一方面將磁粉回收至反應池中進行循環(huán)使用。另一方面分離后的污泥排入污泥儲池進行后續(xù)污泥脫水處理。

    高速剪切機:剩余污泥經剩余污泥泵提升至高剪機。其功能是將混凝絮體重新分解,機器內部特殊的流道與機械結構產生強烈的剪切力,使得絮體中的磁粉成為自由狀態(tài),便于磁分離器回收磁粉,提高回收率。

    image.png

    磁分離器原理:經過高速剪切機后的磁泥混合液進入磁分離器。含有磁粉和污泥的污水從轉鼓的一端進入磁分離裝置,固定磁極將磁性顆粒吸出并附著在滾筒表面,隨著滾筒的轉動,被帶至磁系邊緣的低磁區(qū),并從磁性物質出口卸下,非磁性物質則在重力的作用下,沿分離槽流至非磁性物質出口排出,完成磁性物質和非磁性物質的分離過程。

    image.png

    image.png

     

     

    三、磁絮凝系統(tǒng)設計

    序號

    處理單元

    設 備

    功   能

    1

    加藥系統(tǒng)

    液堿加藥系統(tǒng)

    輸送堿液溶液至PH調節(jié)池

    PAC加藥系統(tǒng)

    輸送PAC溶液至PAC混合池

    PAM加藥系統(tǒng)

    輸送液PAM溶液至PAM混合池

    2

    混合反應系統(tǒng)

    PH調節(jié)池

    調節(jié)來水PH至偏堿狀態(tài)(PH約7-7.5為宜)

    PAC混合池

    使絮凝劑與污水初步混合,形成細小的絮體。

    磁種混合池

    使磁種與細小絮體充分混合。

    PAM混合池

    使小絮體充分結合,形成更大的絮體。

    3

    沉淀系統(tǒng)

    沉淀池

    實現(xiàn)固液分離。

    4

    磁泥系統(tǒng)

    回流污泥泵

    輸送污泥至反應池,實現(xiàn)磁粉在系統(tǒng)內的循環(huán)

    剩余污泥泵

    輸送含磁粉污泥至磁回收系統(tǒng)

    高剪切機

    破碎污泥絮體

    磁分離器

    從污泥中將磁粉分離出來

    污泥螺桿泵

    將分離出磁粉的剩余污泥輸送至污泥脫水系統(tǒng)

    絮凝沉淀工藝所投加藥劑有:堿液(根據進水水質)、PAC、磁粉、PAM。

    根據進水水質及出水指標要求,預計藥劑投加量如下:

    序號

    名  稱

    設計投加量

    1

    堿(根據進水PH投加)

    0~50 g/m3

    2

    PAC

    8~50g/m3

    3

    PAM

    0.5~1.5g/m3

    4

    磁 粉

    1.0~5.0 g/m3

    每組磁絮凝反應池設置4格。水力停留時間如下表:

    名  稱

    設計停留時間

    格(液堿)

    2-3min

    第二格(PAC)

    2-3min

    第三格(磁 粉)

    2-3min

    第四格(PAM)

    2-3min

    反應池總停留時間控制在10-14min之間

    image.png

    磁絮凝沉淀池表面負荷可取:20—40m3/㎡?h。停留時間宜在10-20min之間。

    刮泥機的水下部分材質采用SS304不銹鋼并經過鈍化處理,以保證其在污泥含磁粉的狀態(tài)下長周期平穩(wěn)運行。

    image.png

    磁絮凝沉淀池設有污泥回流系統(tǒng),回流比控制在10%左右,以達到磁粉循環(huán)利用為主要目的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image.png

     

    剩余污泥排放量約為設計日處理量的0.5%-2%,剩余污泥系統(tǒng)可間歇性運行。

     image.png image.png

    四、系統(tǒng)運行費用

    4.1 藥劑損耗

    image.png

    4.2人工費用

    磁絮凝沉淀系統(tǒng)運行操作并不復雜,每日只需人工投加少量磁粉、按時補充PAM干粉及日常巡檢即可。

     

    五、磁絮凝優(yōu)缺點對比

    指標

    高密度澄清池

    加砂沉淀池

    磁混凝沉淀池

    表面負荷

    10-12m3/㎡h

    10-20m3/㎡h

    20-40m3/㎡h

    進水 SS(mg/L)

    <100

    <100

    <100

    出水SS (mg/L)

    <8

    <8

    <5

    進水TP (mg/L)

    <5

    <5

    <5

    出水TP (mg/L)

    <0.5~0.8無保障

    無機TP<0.5

    <0.2

    出水水質保證率

    一般

    極好

    耐水質沖擊

    極好

    加藥除磷能力

    極好

    加少量粉末活性炭除COD

    較好

    造價(5萬m3/d)

    180-200元/m3

    200-220元/m3   

    180-200元/m3  

    征地費用

    較低

    運行維護費用

    0.07-0.12元/噸水

    0.09-0.15元/噸水

    設備維修損壞

    較少



    相關產品